昨日,
我市公布了年12月份
青岛市“文明市民”名单。
赶紧看看有你认识的人么?
交运集团青岛温馨巴士有限公司捷达分公司路驾驶员王琴林,山东海事局一级主任科员马桂山,青岛国棉八厂退休工人匡延珍,青岛海丽雅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郑文娇,崂山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副局长蔺海霞,平度市明村镇明村小学教师李娜,医院急诊科护士长陈静,胶州市胶北街道办事处于家村村民马永芹,莱西市日庄镇芽儿场村村民刘翠莲获评青岛市“文明市民”称号。
十二月份文明市民候选人
事迹材料来啦!
一起来看他们的故事……
↓↓↓
助人为乐
01王琴林:
驾驶公交5年感动一村人
?人物简介:王琴林,男,汉族,年12月出生,交运集团青岛温馨巴士有限公司捷达分公司路驾驶员。
?事迹概述:服务于路的驾驶员王琴林,在多年的驾驶生涯中,一直爱岗敬业,认真完成每一份运营任务。王琴林除了认真工作,还热衷于助人为乐,帮助特殊儿童姜志泽,3年为其“护航”;主动搀扶行动不便的老人上下公交车,让一村人备受感动;把给妻子买药的钱借给素不相识的乘客,给乘客解决燃眉之急;看到马路上的古力盖松动,主动下车将古力盖好……王琴林从每一件小事做起,把助人为乐当成了自己生活、工作的一部分,以自身行动给其他同事树立了榜样。荣获交运集团青岛温馨巴士有限公司年度“星级驾驶员”,获得交运集团青岛温馨巴士有限公司年“拾金不昧奖”。
(详细事迹请向下滑动查看)
年路公交车开通后,王琴林便与北宅街道下葛村的小志泽结缘,一帮便是3年多,行动不便的小志泽与王琴林结下了深厚的感情,每次见到小志泽都会称他“王爸爸”。志泽说他最喜坐“王爸爸”的车,在“王爸爸”身上有雷锋叔叔的影子。
姜志泽今年11岁,家住崂山区北宅街道下葛场社区。他患有先天脑积水,导致头部偏大,一只眼睛视力缺陷,手腕伸不直,腿有残疾,每天乘坐交运温馨巴士路公交车去崂山区特殊教育学校上学。
王琴林看到姜志泽乘车不便,便给予他无微不至的照顾。姜志泽的家庭并不富裕,妈妈石女士患有糖尿病、脑部肿瘤,需常年吃药。爸爸为了养家,常年在外打工。上学路上多亏王琴林与路驾驶员们的帮忙,石女士才不用天天接送孩子上学。
“我感觉雷锋就在我身边,开通快4年了,我每天都坐,每天心情都感受着温暖...”一位叫石莲霞的村民写道。“这位好司机的好事有很多,都是我亲眼看到的...”这是北宅下葛场20多名村民联名写给公交驾驶员王琴林的感谢信。姜玉芳阿姨写道:“他的举动让我们多个村都在感动,我今年66岁,让一位驾驶员师傅感动流泪是第一次。”为了感谢这位路驾驶员对村民日常的照顾,大家决定联名写封表扬信。去周哥庄场站送表扬信时,很多村民才知道这个光头驾驶员叫王琴林。
“搀扶老年人上下公交车,帮他们拎重物,这些都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也是一名公交驾驶员应该的事。”听说20多位村联名写信表扬自己,王琴林有些意外。“村民喜欢坐我的车,是对我工作的肯定,能为他们服务我心里也很舒服。”
年,一位手拄拐杖的老人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到了周哥庄场站,他对路队长王秀珍表示要来感谢一名外号“大光头”的驾驶员。据了解,家住北宅上葛场社区的孙克清和老伴乘坐王琴林驾驶的路准备转车到李村去参加婚宴,当快要到峪夼车站时,老伴的一句话让老两口打起嘴仗。原来,临走之前装了一个元的红包放在桌子上,两人互相嘱咐别忘了带上,在车上老伴随意问了一遍红包带上了没有,让两人傻了眼。
听到车厢内两人的拌嘴,王琴林便好心的劝解“别生气了,去参加婚宴是喜庆的事,别因为这点事坏了心情。我这有块钱你们先拿着急用吧。”王琴林的这番话让正吵着架准备下车回家拿钱的老位老人感动不已。老人说接过驾驶员递过来的元钱,让他心头一热,当即表示当天下午回来就会把钱送还。
当天,参加婚宴的老人由于高兴多喝了一点,被女儿接到了自己家中,酒醒后老人赶紧给邻居打电话让帮忙把钱送到周哥庄场站,并代为感谢了驾驶员。接下来的半个月里,老人心里一直挂挂的这件事,让邻居帮忙打听这个驾驶员的名字,得知这个驾驶员就是大家平常喝茶聊天时经常赞扬的“大光头”。据老人讲,由于自己的腿不太好,一般不乘坐公交车,虽然不坐车但是“大光头”的感人事迹可听的不少。这次“大光头”借给自己钱的事在村里也传开了,村民提起来都会不约而同的要竖起大拇指赞美一番,本是不相熟的人却放心把钱借出去,实在太让人感动。
公司有规定,驾驶员工作时身上不能携带私款,王琴林为路队长解释了身上有元的问题,原来王琴林的老婆前段日子刚到北京做完手术,当天王琴林医院买药,因为由于时间比较紧迫,便在调度室私款登记表上做了登记,准备一下班便去买药。老人听说那是王琴林给老婆买药的钱,顿时眼眶红了,他用蹒跚的步伐走到王琴林的面前,握着他的手感动的说:“好人有好报,祝你和家人一生平安。”
年,在下葛场社区的村级路上,一个古力盖松动,一边翘起,途经的温馨巴士路驾驶员王琴林看到后,下车将其盖好回到路队上,也没有向谁说起,直到目击的村民打来电话表扬,并在第二日专程来到场站才知道这件好人好事的过程。
根据村民提供的车号,工作人员很快找到当班驾驶员王琴林,据他回忆当天驾驶公交车返回周哥庄场站时,途经下葛场社区的路上,他发现路上的一个古力盖翘起了起来,便立刻下车将其盖好,现在正是吃樱珠的季节,很多私家车在这条路上经过,要是不及时处理的话,过往车辆很容易发生危险。对于自己的热心之举被村民“举报”,让他很意外,他说当时也没多想,就下车将古力盖给扶正了,只是举手之劳的事不值得一提。从车载监控中看到,王琴林将古力盖扶正后,反复确认没有危险后才驾车离去的。
来表扬王琴林的村民段华表示,从一件小事,能反映出一个人的心灵品质、风格道德、素质修养,王琴林主动把古力盖扶正,避免过往车辆发生意外,他想表扬一下王琴林,虽然是很简单的举动,但他感受到这个社会传递出来的正能量,非常值得学习。
王琴林一直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对乘客总是笑脸相迎、微笑服务。坚持使用文明用语,帮助乘客解决困难,多次捡到手机、物品都及时归还失主,有时失主给钱酬谢,都被他婉言拒绝。平时他认真保养擦拭车辆,在运营中遵章守纪、安全行车,受到领导、乘客、同事的一致好评!
End
02马桂山:
海洋文明的传播者
?人物简介:马桂山,男,年10月出生,山东昌邑人,中共党员,山东海事局一级主任科员。?事迹概述:马桂山是山东海事局的一名工作人员,也是市南区八大峡街道八大峡社区的居民。他利用自身掌握的专业知识,致力于水上安全公益和航海文化的发展,建设了青岛航海展览馆,并捐出个人收藏的多件展品,供市民免费参观。他义务向中小学生普及水上安全和海洋科普知识,足迹遍及全市余所中小学校,20余年来他坚持资助贫困失学儿……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把党的宗旨刻于心躬于行,多次被交通运输部海事局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年被山东省直机关工委评为“最美党员志愿者”,年被山东省总工会和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授予“全省心理健康工作优秀个人”荣誉称号。(详细事迹请向下滑动查看)
山东省“水上安全进校园”活动的奠基人
为防止和减少学生水上交通意外伤害和溺水事故的发生,切实提高未成年人水上求生技能,年,马桂山组织发起了山东省“水上安全知识进校园”活动。他组建志愿者队伍,带领志愿者走进中小学校园,通过互动演示、现场模拟、视频动画等趣味教学方式,教授水上安全、航海科普、海上丝绸之路历史、海洋强国战略等知识;他编印了《小学生水上安全教育读本》,免费向学生发放2.8万本;编写出版了《中小学生防溺水安全教育》参考教材,首印32万册;组织开展了“小学生水上交通安全暨防溺水知识网络竞赛”活动,全省总参赛人数49万余人。在他的不懈努力推动下,年,山东海事局、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和教育厅联合发文开展“水上安全知识进校园”活动。8年来,山东省21.12万名中小学生接受了水上安全教育。年“山东省水上安全进校园活动”被评为山东省最佳志愿服务项目。水上安全公益和海洋文明的传播者马桂山积极推动水上安全志愿者队伍建设,组织带领志愿者们广泛开展“进校园、进社区、进海岛、进渔村、进企业、进港口”的“六进”活动,向社会广泛传播水上安全和海洋文化,宣传保护海洋环境。马桂山从社会上募集了件救生衣和个救生圈,价值9万多元,无偿捐助给沿海社区组建水上安全志愿队伍;年他推动成立了青岛小港湾水上搜救志愿者队伍,成功救助两艘遇险渔船,9人全部获救。他组织拍摄的防溺水、水上旅游安全等3期水上安全教育视频,分别被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和山东电视台播出。他拍摄制作了《心随帆行缅怀郭川》《小海妹的日记》等优秀视频,网络点击量过百万次。他大力推进社区航海公益展馆建设,青岛航海展览馆于今年对外开放,接待参观游客1万余人次,举办讲座余场,培训学生0余名,成为社区党建先锋教育基地和航海文化中心,成为广大中小学生海洋研学、水上安全、国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海员兄弟的贴心人马桂山把海员兄弟当成自己的亲人和朋友。他通过微博耐心细致服务广大船员,8年来共解答船员各类问题6万余个,化解社会矛盾50余起,帮助船员追讨欠薪和诈骗款26万余元,成功解救因经济纠纷导致被困公海外轮上的23名中国船员,成功解救一名被骗上“黑渔船”虐打至要跳海自杀的船员,成功解救一名因遭受诈骗而导致身体和精神崩溃的船员。年,他联合省海员工会、青岛大学心理健康研究院和青岛国际海员俱乐部启动海员心理健康公益计划(海员EAP),免费为海员及其家属提供心理健康和法律援助服务,开展心理健康公益讲座4场,培训船员余人,为7名心理健康问题船员提供诊疗辅导服务。End
03匡延珍:
一位老人七十年不变的初心
?人物简介:匡延珍,女,年6月出生,共产党员,青岛国棉八厂退休工人。
?事迹概述:今年86岁的匡延珍,有着69年党龄,退休后的10多年中,她依然坚持帮助华侨同胞寻找亲人,帮助40多个归侨、台胞、侨眷家庭重新团聚。因之前在青岛华侨办事处工作的经历,想归侨的老人遇到困难,还是会找她帮忙。华侨们背景特殊,材料内容繁琐复杂,匡延珍亲自帮他们写材料、找组织,不分昼夜加班加点,生怕耽误了华侨归故乡的时间。侨胞们和亲人分别太久,提供的家人信息也都是多年以前的,她常常走遍青岛的大街小巷,只要侨胞们能描述出的地方,都去一遍遍的去打听,只为找到当年亲人的一丝线索。曾经为了帮助一位老人找亲人,匡延珍跑遍了沧口的每条街道。沧口有一家凉茶摊开了很多年,她就去买上一碗凉茶,坐在旁边和老板聊天,让他帮忙回忆以前附近的街景。听人家说有个老邮差,以前经常在这附近送信,对这边很了解,匡延珍就打听老邮差的家,一家一家的问,最终通过老邮差的信息,找到了老人的亲人。匡延珍在社区,也几十年如一日的帮助邻居,自掏腰包雇人在被盗的井盖旁看守,提醒过往的行人;在棚户区改造中主动做“钉子户”的思想工作。邻居们都亲切的叫她“匡阿姨”。4年,匡延珍填写了捐献器官的申请书,决定死后把器官捐献给需要的人。匡延珍这一生,办群众最需要的事,做群众最贴心的人,心系群众,情系社区,热心侨眷侨属问题,她总是在帮别人,却忘记了自己。
(详细事迹请向下滑动查看)
坚持——12年来帮助华侨同胞寻找亲人
年,我国对欧美国家的外交取得巨大的进步,有特殊背景的匡延珍被调到青岛华侨办事处工作,这时,她与远在海外的亲人们取得了联系,直到年改革开放之后,大姐、二姐、弟弟才得以回国与匡延珍在青岛相见。
“‘阿珍,你要好好活着,我们有机会会去看你的。不要忘记那些帮助过你的人,不要忘记回馈社会、回报国家。’这是大姐坐船离开的那天跟我说的话,也是后来写信打电话最常说的话。我明白那些侨胞的心,他们是想回家的。所以华侨工作我必须做下去,再难我也要坚持下去,这是我当时的信念,现在我虽然不干了,但那些想归侨的老人遇到困难,还会来找我。我就帮助他们,帮他们写材料,找组织。”匡延珍一边看着照片里的亲人,一边用手轻轻的抚摸着,我们能看到一位花甲老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深。
匡延珍这一干就是12个春秋,这期间她帮助了40多个家庭重新团聚,这其中大多为归侨、台胞、侨眷。这些年里,任务虽然十分繁重,匡延珍从不敢懈怠休息,生怕耽误了华侨归故乡的时间。由于华侨们背景特殊,材料整理起来繁琐复杂,匡延珍白天忙不过来,晚上就在办公室继续写,每个月最多回家两天。曾经为了帮助一位老人找亲人,匡延珍跑遍了沧口的大街小巷,只要老人能描述出的地方,都去一遍遍的打听。沧口有一家凉茶摊开了很多年,她就去买上一碗凉茶,坐在旁边和老板聊天,让他帮忙回忆以前附近的街景。听人家说有个老邮差,以前经常在这附近送信,对这边很了解,匡延珍就打听老邮差的家,一家一家的问,最终通过老邮差的信息,找到了老人的亲人。
热心——几十年如一日助人为乐
年,匡延珍住了几十年的小平房要进行棚户区改造,周围的居民都说只要匡延珍搬,他们也搬,匡延珍知道后,二话不说就开始找中介租房子。她说:“我是党员,党把我养大了,给了我一个家,现在要棚户改造,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身为党员,我必须支持。我第一个搬走,大家也都搬走了,但还是有那么几户想多要些补贴,我心想这哪行啊,就买上几袋子水果、点心,到他们家里做工作,给他们讲讲国家的房屋征收政策。刚开始他们也不听,也不让我进门,有的甚至直接把我轰走,但多去几次,他们也慢慢地愿意听我讲,最后全都搬走了。”
认识匡延珍的居民都说她是社区里出了名的热心肠,“匡阿姨绝对不是喊口号,她是真干,之前我们社区的井盖坏了就是匡阿姨发现以后,主动找人修好重新换上的。”
有一年,社区里的8个井盖被盗,给居民生活造成很大不便。虽然社区居委会联系自来水、煤气等公司,但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安装。这期间,有一位清洁工一直来回提醒小区居民注意安全,居民一问,才知道,是匡延珍担心有人受伤,自掏腰包雇人在井盖旁看守,提醒过往的行人。几天后,社区居委会换好古力井盖,无一人受伤,大家都说是匡延珍的功劳,而她却摆摆手,笑笑作罢。
“这种小事、杂事平常很多,匡阿姨总是全身心地去处理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在琐碎中彰显着对社区和谐的大爱之心。”社区于书记这样评价匡延珍。
“我也没做过什么大贡献,就是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帮居民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修理下水管道、收水费、垃圾代运费等,这些都是小事,我是一名党员,我不干也会有他人干,反正退休了也没什么事,为社区做点事情也都是应该的。”匡延珍笑着说道。
奉献——死后把器官捐献给需要的人
社区的居民对退休后的匡延珍继续服务群众连连称赞,可她又做了另外一个重大的决定,让人敬佩和感动。4年,匡延珍填写了捐献器官的申请书。“我姐姐在台湾供了十个上不起大学的孩子上学,她让我也为社会多做贡献,我了解到遗体捐献的重大意义后,决定申请器官捐献。党救我于水火之中,我也应该报答党,报答社会。”匡延珍说。“一开始我是把申请表交给了前任书记王书记,让他帮忙交到红十字会,可是他不忍心我死后被解剖,一直没有上交。后来,于书记上任后,我反复说了这个愿望,希望她能帮我申请,她却哭了。这个事情我是一定要做的,我的一切都是党的,直到我生命的最后一刻,我也要尽自己的最后一份力。”匡延珍义正言辞地说道。于书记被匡延珍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动,含泪为匡延珍上交了申请。
匡延珍一生经历的太多,虽没有很高的文化水平,但人生阅历丰富,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社区经常邀请匡延珍去给党员上党课,她讲课时也会把自己的经历融合进去,言传身教,让年轻的党员同志有所触动,有所启发。
End
敬业奉献
04郑文娇:
最美第一响应人,
勇立潮头新女性
?人物简介:郑文娇,女,年出生,中共党员,山东青岛人,青岛海丽雅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海丽应急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
?事迹概述:6年9月,26岁的郑文娇怀揣着美丽的青春梦想,踏入海丽公司,投身于体验式应急安全培训教育工作中,她凭借较强的工作能力和忘我的工作精神,亲自设计督建出全市三个最大的安全应急体验式场馆,开创了体验式应急安全培训的先河,填补了应急安全培训教育市场的空白,她带领的培训讲师团队,从零起步走到目前全市培训量最大的团队,这中间倾注了郑文娇无数的心血,每场讲师培训的选择与外联,每次培训的实操与内容,她事必躬亲,兢兢业业,日积月累终于打造出一支专业素质过硬的、平均年龄只有25岁的培训讲师团队。随着应急产业被列为国家新兴战略产业,国家及社会对应急安全教育越来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