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通华医
心脑血管专业诊疗平台
“某43岁男子如厕太用力突发脑出血”
“女子洗热水澡后突发脑出血”
“女子通宵打牌太过兴奋突发脑出血”
脑血管,怎么这么脆弱?脑出血,是怎么回事?每个人都容易发生脑出血吗?
今天就来说说这脑出血的事。
据统计,在所有脑卒中患者中,脑出血占10%~20%,死亡率高达50%。
脑出血多发于50~70岁的中老年人,病发后,情况严重的会失去自我生活能力。脑出血在医学上称为脑溢血。脑溢血是中老年人的多发病,它是因血压突然升高,致使脑内微血管破裂而引起的出血。在出血灶的部位,血液能直接压迫脑组织,使其周围发生脑水肿,重则继发脑移位、脑疝等。
如果延误送治可能造成全身麻痹、半身不遂、持续昏睡和痴呆症甚至死亡。
1、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引发脑出血的因素
在所有脑出血患者中,占到50%以上。
脑血管,相比身体其他部位的血管结构不同,血管壁本身比较薄,而高血压患者脑血管壁本身更脆弱。
当血压骤然升高时,脑小动脉会发生破裂而造成脑出血。
当情绪激动、天气寒冷、用力排便、屏气动作等使血压骤升时,本身硬化、薄弱的血管更容易破裂,一场脑出血,就这样发生了。
脑血管是有弹性的,尤其是动脉血管弹性是很大的,但是如果血管发生了病变,譬如血管动脉硬化程度比较重失去了它的弹性,或者血管发生了畸形都可能会出现破裂出血。
2、其次就是有明确病因引发
比如动脉瘤、动静脉畸形、外伤等。
当然,这不意味着每个人的脑血管都容易破裂。除了高血压外,还有一些情况也容易诱发脑出血。
比如:年龄越大,脑血管本身会变得更加薄弱;糖尿病、长期吸烟喝酒的人,血管也更脆弱。
脑出血,就是脑袋里某根血管破了,脑实质里形成了大小不等的血肿。
这就像我们平时撞到头,头上会起一个“大包”一样,只不过这个发生在脑袋里。
但是,脑出血形成的“大包”并不会自己消失,它们还会压迫脑组织。
大脑,是人体神经系统最高级的部位,一言一行,各种肢体活动都来自这个指挥中心,一旦压迫了某个部位,轻则丧失部分功能,重则失去生命。
造成脑血管出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动脉硬化的因素,动脉硬化以后,会使动脉内膜出现损伤,而这些损伤的动脉内膜恰恰是血管的薄弱环节,血流的压力会使动脉内膜出现局部的破损而导致血管全层破裂,进而发生脑出血。
1.脑出血诱发因素:
情绪波动、大喜大悲、情绪不稳定,易引起血压不稳定,诱发脑出血;
寒冷季节、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脑出血发病率较高;
生活习惯、睡眠不好、疲劳过度、抽烟、喝酒,使血压升高,导致动脉硬化,增加脑出血几率;
饮食、如高盐、高糖、高脂肪饮食;
2.脑出血前兆症状有哪些:
1.头痛、头晕,血压高;
2、肢体感觉障碍,如一侧肢体麻木,有蚁行感,甚至出现偏瘫等;
3、流涎、面部不自主运动;
4、大小便功能障碍等;
5、感觉自己说不出来话,说得十分模糊,眼睛模糊;
3.最后,还是老生常谈的话题,预防脑出血,记住这6点:
1.定期测量血压,做好日常监测;
2.不要超负荷工作,劳逸结合;
3.避免情绪过于激动;
4.戒烟戒酒;
5.避免用力排便;
6.冷天气时不宜起得过早锻炼。
推荐阅读1/3的中国人脖子里都有这东西,不注意就中风了动脉粥样硬化,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血管堵塞过程揭秘!5个好习惯助你养出健康血管央视曝光心脏支架:支架本身会产生血栓!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