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一句谚语叫做“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说的是经济学中的交换,自由交换是互惠互利的,没有互惠互利的前提条件,也就没有自由交换的产生。

在人类刚开始学会交换的时候,没有钱作为一般等价物出现。人们会用羊、大米、贝壳等做一般等价物,等到金银出现之后,才有了天然的一般等价物。马克思说:“金银天然是货币,货币天然不是金银。”金银可以作为货币来使用,但在人们用羊、大米、贝壳等东西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的时候,却没有金银什么事。一般等价物的出现让人们在交换过程中获得了很大的便利,人们可以用所有东西和一般等价物交换。有了金银之后,正规货币就产生了。有了货币,作为货币的符号————纸币也就产生了。人们用货币交易,前提是互惠互利,而不是一方获利。当然有强迫交易,有拦路抢劫,但对于大的经济发展方面来说,无足轻重。要是社会赶上乱世的时候,就有可能让经济发展出现问题,甚至经济体直接崩溃,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商人赚钱需要交易,付出辛苦才能赚钱。人们买东西,也需要交易,而交易需要的钱财大多是辛苦工作换来的,也不是免费的。即便是拦路抢劫的土匪出现了,也要付出风险成本,付出体力,甚至付出一生的正常生活。毕竟,土匪抢劫的风险比较大,很容易被官府捉拿,要是被捉拿了,就算是葬送了一辈子。要是没被捉拿,就有可能继续抢劫,或者带着钱财远走高飞。赚得越多,风险越大。而风险越大,付出的成本就越大。市场上的自由竞争是好事,可以激发企业和商人的动力。不过,要维持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才是当务之急。用制度管人比较好,可以实现普遍的约束,而用人管人,就会出现很多权力寻租的事情,也会产生有很多潜规则,并不一定可靠。制度执行起来,就要有力度,强调执行力,而不是走走过场,做做样子。

互联网商业大行其道的今天,免费似乎是商业的未来。其实并非如此,人们没有看到免费的背后是收费的套路。互联网讲究免费、开放、共享,却并非真的免费、开放和共享。在互联网发展之初,很多资源都是免费的,不管是电子书、图片、文章,还是短视频、电影、电视剧,都是免费的,人们可以免费观看。到现在,基本上都运作成收费的东西了,人们要想自由观看,就要注册会员,充值,而且会员有一定的时间限制,过了那个时间段,还得充值,才能继续观看。其实,依据互联网的精神,所有的资源都应该是免费的,只是因为有了资本的进入,才会有各种打着免费旗号实行收费的项目,也才会有很多诱导人充值的资源。互联网商业的思维模式大多是先免费,扩大市场,形成垄断地位,然后再慢慢收费,慢慢提高价格,以此实现对市场的完全占有。人们在免费使用期间被培养了习惯,就不愿意换一些操作了,很快就会跟着平台走向收费的道路。尤其是一些青少年,免费玩网络游戏,免费拉人头砍价,免费骑乘共享单车,免费领取奖品等等,都是先免费,后收费,而且中了资本的圈套之后,就会像疯了一样,不断充值。看看有多少青少年偷了家里的钱往网络游戏中充值,往主播直播间里打赏,胡乱买一些衣服、鞋子和电子产品等,就知道所谓的免费网络游戏,免费领购物券,免费看直播等项目是如何运作的了。人们被慢慢培养了习惯,也被慢慢吸引,欲罢不能,最终不得不付出时间、钱财和精力。看似免费的项目,背后其实都在引导人们掏钱,也就是说免费的项目并不免费,都是收费项目,只不过被包装成免费的项目而已。

人们经常看到一个商业平台搞促销,价格便宜,就会认为这个商业平台始终卖价格便宜的商品,其实不然,只是在某一些时间段才会买价格便宜的东西,而且也不是所有的东西都便宜,可能只有电子产品便宜,其他的产品并不一定便宜,也可能只有日用品便宜,其他的东西都不便宜。人们拉人头砍价,似乎可以砍到底,甚至可以免费领取,但人们还是被商家算计了。拉人头付出的是时间成本,精力成本,付出最大的就是人际关系成本,拉人头的过程就是给平台提供人际关系数据的过程,还要让很多亲朋好友都来下载购物APP,都来注册,也都来砍价。于是,拉人头的活动越做越大,像滚雪球一般,把人们都牵扯进里面,只是让很少的几个人获利,而大多数人都被人际关系绑架,成了主动出卖个人信息的人。相对于拉人头出卖的的那些亲朋好友的信息,商品本身就算是不值钱了。

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即便有人声称提供免费的帮助,也一定是以互惠互利为前提,而不是真的提供免费的帮助。看看那些捐款的企业家和网红们,大多在给自己做广告,却声称免费救助,其实还是有点跑偏。需要纯粹一些,真的免费。

钱可以交换实体商品,也可以交换关系、感情、性命、人生,人们不得不防。世界上的午餐都是收费的,而且很多都是隐性收费的,要人们付出才会得到。只是渴望免费而幻想天上掉馅饼,就会形成懒汉的思想,确实要不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inajianan.net/jbzd/148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