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箭与弓rdquo都属乎

天上吹来的清风

灵性成长的良朋

获评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的《包宝宝》,戳中了不少中国家庭的痛点。在中国人的观念里,父母常常把儿女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孩子一出生,就承载着父母的希望。父母恩威并施、千方百计让孩子按着自己的想法和规划奋斗。岂料,儿女长大后却有了自己的思想和选择,甚至与父母的期望相差甚远,抑或完全相悖。

黎巴嫩诗人纪伯伦所写的诗《论孩子》中这样说道:“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们的孩子,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他们是借你们而来,却不是从你们而来。他们虽和你们同在,却不属于你们。你们可以给他们以爱,却不可给他们以思想,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你们可以荫庇他们的身体,却不能荫庇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是住在‘明日’的宅中,那是你们在梦中也不能见的。你们可以努力去模仿他们,却不能使他们来像你们。因为生命是不倒行的,也不与‘昨日’一同停留。你们是弓,你们的孩子是从弦上发出的生命的箭矢。那射者在无穷目标中看定了目标,也用神力将你们引满,使他的箭矢迅疾而遥远地射了出去。让你们在射者手中的‘弯曲’成为喜乐吧。因为他爱那飞出的箭,也爱那静止的弓!”纪伯伦是一个基督徒,他从圣经的角度论述父母和儿女的关系。《诗篇》章3节说:“儿女是耶和华所赐的产业,所怀的胎是他所给的赏赐。”父母并非是儿女的拥有者,基督徒在这个世上只是管家,世上的一切财产以及我们的儿女,都只不过是神交给我们暂时管理罢了!

儿女虽然是父母所生,但父母与儿女也都是各自独一的,儿女的思想不会跟父母完全一样。但是父母可以在孩子的成长中负起引导之责。《箴言》22章6节说:“教养孩童,使他走当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离。”基督徒应当按照圣经的教训教养儿女,使他们从小就敬畏神、远离恶事,而最有效的教导就是以身作则。圣经中有许多父母教育失败的例子,需要我们引以为戒。例如,偏心的利百加怂恿雅各装扮成以扫的样子去骗取父亲以撒的祝福。雅各虽然骗到了父亲的祝福,却因害怕他哥哥以扫报复而逃离家门,在拉班那里受了20年的苦,利百加也尝到了与儿子的离别之苦!

在中国,不少基督徒自己信主,但儿女却不信主。甚至有些基督徒的儿女小时候跟随父母去教会,长大了却不愿意去,甚至不再信主。有人把这一现象归咎于家长对子女信仰教育的缺失,其实并不尽然。有时是因为儿女成年后想要挣脱父母的束缚,长期被压抑的叛逆爆发出来,所以便疏远了教会。其实这样的现象从古至今都有:欧洲中世纪神学家奥古斯丁幼年时随母亲进入教会,成年后却离弃真道,转而去信奉异教,并且生活放荡。为了他能悔改,奥古斯丁的母亲为他流泪祷告了三十二年之久,神才“终于”动工,奥古斯丁后来悔改并成为一代神学家。任何一个真正重生得救的基督徒,都万分愿意自己的儿女也能重生得救,能比自己更爱主。但人实在没有能力把自己的想法和信仰强加到儿女的思想里去。

父母是“弓”,儿女是从弦上发出的生命的“箭矢”。那射者(上帝)在无穷之中看定了目标,也用神力将“弓”引满,使他的“箭矢”迅疾而遥远地射出去,让“弓”(我们)为在射者手中的“弯曲”而喜乐吧,因为上帝爱那飞出的箭(儿女),也爱那静止的弓(父母)。

来源:年第4期《天风》杂志

年《天风》杂志

欢迎随时订购

编辑:安婕

审校:芦桑、北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inajianan.net/jbzd/94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