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贵州网讯(本网记者金妮)到年间,贵州完成教育“9+3”计划,义务教育巩固率和高中阶段、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不断提升,启动基本普及15年教育,率先实施农村学前教育儿童营养改善计划,率先为所有乡村中小学配备校医,人民群众在加快发展中有了更多获得感。贵州,走出了穷省办大教育的图强之路。回顾过去5年贵州教育发生的变化,贵州教育厅厅长王凤友接受媒体采访时感叹颇深。
教育+改革:让教育不断焕发新活力
过去5年,贵州大刀阔斧对教育发展作出改革,先后提出了“9+3”义务教育及三年免费中等职业教育计划、“4+2”教育突破工程、学前三年行动计划、“新两基”计划等多项教育改革措施,涉及到教育发展的方方面面。
孩子们的美术课堂(本网记者车璐/摄)
从年起,贵州大力实施“9+3”义务教育及三年免费中等职业教育计划,连续3年压缩5%行政经费支持计划实施。年教育“9+3”计划完美收官。截至当年,贵州各县(市、区)小学辍学率降低到0.16%,小学净入学率达到99.47%,初中辍学率降低到1.17%,初中毛入学率达到.01%,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87.6%。
“从教育‘9+3’计划发展情况来看,学生有了更多的求学资源,入学普及率提高,学生素质明显提高。”年两会期间,贵州省人大代表周远霞曾这样说。她表示,贵州这些年来在教育方面取得的成绩和变化,大家都看在眼里。
诚如斯所言,过去5年,贵州学前教育发展成效显著,学前教育普及程度明显提高;“贵州特色”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全覆盖,进一步完善了“控辍保学”工作机制,县域义务教育不断均衡发展,学生学业水平得到提高,义务教育进入以巩固提高为主保障水平更高的时期;高等教育加速发展,教师队伍建设得到全面加强,教育内涵建设不断取得新突破,教育对外开放速度提升……
这些成绩,离不开贵州教育综合改革的扎实推进。在成绩面前,难能可贵的是不忘初心,不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年,贵州编制完成《贵州省“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重点任务分解方案》等,启动实施贵州省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方案、继续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推进民办教育改革发展、建设贵州省“智慧教育云”工程……多项综合改革措施,让贵州教育不断焕发出新的活力。
教育+民生: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在贵州省“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中开篇明义,将加快教育发展提升到改变贵州、挖掉穷根的治本之策高度,将教育和保障民生牢牢结合。
学生营养午餐(图片来自网络)
年春季学期起,贵州省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鲜明提出了实施以学校食堂供应午餐为基本特征的“贵州模式”学生营养餐。刘延东国务委员曾批示:“贵州这样的西部省能全面推动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充分体现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应予推广。”
此后几年时间,贵州继续实施“贵州模式”学生营养餐,并不断拓宽实施范围——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惠及学前教育儿童,率先于全国在贵州66个贫困县实施农村学前教育儿童营养改善计划。
作为一件民生实事,营养午餐填饱了孩子们的胃,温暖了孩子们的心。其实,关于教育发展的民生实事,在至年贵州政府工作报告“十件民生实事”中,每年都会被提及:
——年,大力实施“9+3”义务教育及三年免费中等职业教育计划,压缩5%行政经费支持计划实施;新建和改扩建所乡镇、街道办事处公办幼儿园,建设农村中小学学生宿舍80万平方米;新增解决万农村人口及学校师生饮水安全问题。
——年,建设农村中小学学生宿舍80万平方米,中职招生30万人;新建、改扩建所乡镇、街道公办中心幼儿园;新建个农村留守儿童之家;新建个乡村少年文化宫。
——年,继续压缩5%行政经费用于教育“9+3”计划;新建个标准化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建设个农村幼儿园。
——年,压缩6%的行政经费用于教育精准扶贫,对16.65万建档立卡农村贫困家庭学生上高中、大学免除(补助)学杂费;建设个农村幼儿园、个标准化农村寄宿制学校和个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对所有农村中小学校配置校医。
——年,压缩党政机关6%的行政经费用于教育精准扶贫;继续对建档立卡农村贫困家庭学生上高中、大学免除学杂费;在66个贫困县实施农村学前教育儿童营养改善计划。
从贵州省委、省政府每年都将教育纳入“十件民生实事”的做法不难看出,贵州以民生实事为抓手,全力推进各项民生实事落实,以大视野、大投入、大手笔,坚定不移地全面推进贵州教育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决心。
教育+扶贫:促进教育公平发展
治贫必先治愚、扶贫要先扶智。
过去5年,贵州在全国率先制定教育精准脱贫规划方案(-年),实施学生精准资助惠民、职业教育脱贫、办学条件改善、信息化推广、教师队伍素质提升、农村和贫困地区招生计划倾斜、教育对口帮扶、特殊困难群体关爱等八大计划。深入实施教育精准扶贫学生资助,保障学生不因贫困而失学,不因上学而贫困。
职校学生进行数据加工、服务应用等实训(芦晓娟/摄)
17岁的王定兵是贵州省机械工业学校“威宁班”的一名学生,在校学习近两年,他将去一家不错的企业实习。年前,家境贫寒的王定兵根本没有想到自己还有这样的学习机会。一切源于对威宁县、赫章县的职业教育精准扶贫——从年起连续三年,贵州决定组织10所优质省属职业院校开设“威宁班”、“赫章班”,助推两县职业教育跨越发展,加快基本普及15年教育。不但全部免除学生学费、书费、住宿费、校服费,全部享受国家资助金,还设立了勤工助学岗位、专班奖学金奖励品学兼优学生。
“十三五”贵州把大扶贫提升到战略高度,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提出完成农村幼儿园、寄宿制学校标准化建设,全部免除(补助)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就读高中、大学的学杂费,让寒门学子求学无忧。同时,打好教育脱贫攻坚战,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落实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政策。年,贵州压缩党政机关6%行政经费用于教育精准扶贫,对31.7万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上高中、大学免除学杂费,16.89万贫困家庭学龄前儿童吃上营养午餐……
在拓展教育脱贫方式上,年贵州还启动实施了“省属院校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45所省属院校帮扶多个贫困村。此外,开展20个极贫乡镇教育帮扶,支持每个极贫乡镇万元改善办学条件。通过教育扶贫,贵州逐步营造起了扶贫扶志扶智的环境,转变了一些贫困人群的“等靠要”观念,引导贫困学生、贫困家庭主动发展致富。
“十三五”是贵州教育精准扶贫的决战阶段,也是教育赶转并举的战略机遇期以及教育综合改革的关键时期,如何做好教育精准扶贫,如何推进教育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如何构建现代教育体系和教育治理能力,都是考验贵州教育发展的试金石。贵州教育发展,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