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患者虽然有帕金森症状,但是服用抗帕金森药物症状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改善,疗效不理想,这种情况并不少见。
其原因需要具体分析,才能制定合理的治疗策略。主要原因有下列四种情况:
01
实际上有效,但被患者认为无效
有些帕金森病患者对疗效期望过高,把对一些初步的改善判断为“无效”。医学研究显示帕金森患者服药后症状总体改善30%以上就被认为有效,震颤为主的患者可能总体改善只有20%。
这种情况常见于早期帕金森病患者,或者由于担心副作用等因素服药剂量偏小或者不敢服用美多巴等强效药物的患者。
对于这种情况,患者可以短期住院进行标准化的急性左旋多巴疗效试验。
02
服药剂量不足
帕金森药物的疗效是与剂量相关的。如果服药剂量没有达到有效的“阈值”,导致体内帕金森药物的浓度没有越过有效的“门槛”,可能造成虽然服药但没有疗效的情况。
因此如果患者服用美多巴只要每次0.25片或者0.5片,如果没有疗效可以适当增加;对于中晚期患者,这种有效剂量可能需要达到0.75片或者1片美多巴。
对于这种情况,可以在安全范围内增加药物剂量,进行标准化的急性左旋多巴疗效试验。
03
患者药物反应的个体差异
对于同一类药物,不同患者可能有不同的疗效反应。例如大多数患者服用美多巴有效,但一部分服用美多巴无效的患者改服用息宁后有效。有的患者服用森福罗无效,改用泰舒达有效。
对于这种情况,首先要进行必要的检查明确诊断,然后试验性地换用同类药物。
04
患者对药物缺乏反应性
一些帕金森患者不管服用哪种帕金森药物,甚至服用大剂量美多巴也没有明确疗效,这种表现提示患者可能是帕金森综合征而不是帕金森病。
对于这种情况,不应该盲目调整药物,首先需要进行一系列专业检查进行鉴别。例如通过多巴胺转运蛋白的PET显像检查患者头部有无多巴胺递质系统的病变;检查头部核磁分析有无脑部特征性的病变,如脑萎缩、脑积水、脑积水甚至脑肿瘤等;还要检查其他神经系统有无病变等。
晓帕提醒:除了注意以上四个问题,使用药物治疗帕金森病,一定要记得遵循以下的原则:
第一、争取用最小剂量的药物使症状基本得到控制,能够维持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能力即可,不要为了强求完全像正常人一样的疗效而盲目加大药的剂量。
第二、每使用一种药物都要从最小剂量开始缓慢增加,在可耐受的药物不良反应范围内,一点一点地增加,达到“理想疗效”时便以该剂量维持。
第三、根据个人情况确定用药剂量,而不是千篇一律地所有患者都用同样的剂量。
部分资料来源:好大夫在线、人民健康网、求医网
纳信帕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