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白癜风 http://m.39.net/baidianfeng/a_6905531.html
现阶段疫情进入防控常态化,在保证安全前提下,要抓紧复工复产。经过长时间的居家隔离,几乎每个人的生活习惯都被打乱,不规律的睡眠,超负荷的饮食(每个人都成为研究美食的大师)以及被家里的“神兽”折磨,这时候大家是不是都在担心自己的身体发生变化。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复工后该如何体检;以更好的精神面貌投入到工作中。
(点击图片看大医生在线讲解)
上线大医生:王宏
福建中医院
体检科(治未病科)主任
(点击图片看大医生在线讲解)
上岗前怎样体检才能保障全员安全呢?
每日进门测体温,是各企业能提供的最基础、最经济的筛查方法。但是对潜伏期、没有症状的阶段,这个方法无效。
目前,有效的检测方法有两种: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肺部CT影像检查。
体检前做好7件事
体检的主要目的是评估当前健康状态,为了体检结果不受影响,应注意以下几点:
1.体检前勿大量饮酒、大鱼大肉、熬夜或短期剧烈运动。
2.空腹时间不要太长或太短。如果要在早晨8点抽血,前一天晚上8点以后就不要再进食了。空腹抽血最好在早上7点半到8点半之间进行。
3.体检前一天晚上最好别大量饮水,特别是12点以后。体检当天早上可以少量喝水,控制在50~毫升以内。
4.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病患者应照常吃药,以免引起心脑血管意外。
5.体检前一天不要做剧烈运动,以免影响血糖、心肌酶谱、肝功能等血液检测结果。
6.体检当天宜轻便着装,不戴隐形眼镜、不化妆、不戴首饰。
7.感冒、发烧时不体检。女性月经期不做妇科检查及尿检。
常规健康检查的频率
医院去进行一次常规健康检查?
这个问题根据年龄、性别、职业、健康状况和家族病史等,因人而异。一般来说:
身体健康的年轻人:
通常每1~2年进行一次常规体检。但体质较差,尤其是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精神病和肿瘤等疾病家族史的人,建议每年检查一次。
中老年人:
由于各方面机能的下滑,身体进入多事之秋,检查的间隔时间应缩短至半年左右。与有毒有害物质密切接触工种的人员,还应定期专项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职业病。
体检项目该怎么选?
体检中,人们面对花样繁多的体检,常不知作何选择。
常规健康检查套餐:
一般体格检查:内科、外科、妇科、耳鼻喉科、眼科、肝病科的专科检查;
功能检查:心电图、胸片、B超(包括肝、胆、脾、肾和生殖系统)等影像学检查,可根据自身情况适当增加心脏彩超检查;
生化检验:血、尿、便常规及血糖、血脂、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和乙肝五项等化验检查。
然而对于中老年来说,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适当“加餐”。
胃肠镜检查
胃肠镜检查可发现一些癌前病变,如胃溃疡、大肠息肉等。建议:在35~40岁时可开始做第一次胃镜和肠镜检查,如无异常,以后可3~5年做一次;如果条件允许,检查间隔可更短一些,特别是有胃肠道肿瘤家族遗传史的人群,更应引起重视。
心脏检查
对于暂无症状的冠心病、早期心肌梗塞等早期心血管的毛病,通过常规心电图很难被发现,致使中老年人常常忽视了这方面的问题。
建议:有心律失常、胸闷气短等症状的人,医院做心脏专科检查。
脑部检查
脑梗塞、脑溢血的发病年龄年轻化,但许多人在常规体检中并未选择做脑部CT或磁共振。
建议:经常头晕、头痛、眼花或自觉一侧肢体无力的人,在条件许可时,可以做脑部CT或磁共振检查,帮助早期排查疾病。
骨密度检查
骨内钙质一般从30多岁就开始流失,骨质疏松在初期的症状并不明显。
建议:40岁以后,腰部、骨盆、背部、膝关节等部位如持续性疼痛,就需要检查骨密度,提早防治骨质疏松。
乳腺检查
乳房自检以及乳腺癌的筛查,很可能会帮助女性朋友尽早发现病患,提高预后质量。
建议:40岁以上的女性每年查1次乳腺钼靶。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更建议应每年查1次乳腺磁共振。
前列腺检查
人到中年,前列腺开始衰退,结缔组织增生,需要引起注意。
建议:进行体检时增加前列腺超声检查,以便及早发现异常。
眼底检查
不少疾病可通过眼底检查而得以及时发现。比如,观察视网膜动脉是否硬化,可知全身动脉硬化甚至脑动脉硬化的程度。
建议:45岁以上,应每年检查眼底一次。对近期发生视物模糊并伴有头痛者,更需此项检查。
大医生介绍
王宏
福建中医院体检科(治未病科)主任、福建省中医药学会会员,从事医技科室工作30余年,擅长健康体检及健康管理,医技应用、功能综合评定角度对健康体检的个人及团体客户进行专业的项目指导。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参与省级等课题三项;发表论文2篇。
擅长:健康体检指导、慢性病风险专项筛查、慢性病健康管理、脑血管超声检查、评估。
节目预告今晚(5月21日)20:00-21:00
话题:
恼人的“幽门螺杆菌”
嘉宾:张富春
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
收听方式:
调频fm.6、海博TV、蜻蜓FM、喜马拉雅FM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