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摘录-浙大二院罗巍、朱君明教授:
分子遗传学检测毫无疑问对运动障碍疾病患者的诊断、手术选择、患者手术后的药物调整,以及程控参数调整等都有重要的价值,是运动障碍疾病非常重要诊断手段之一。如何将药物和手术完美结合,最大可能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尚需要根据不同的基因突变情况不断进行摸索和研究。
随着现代医学发展,以往按疾病分成神经内科和神经外科,医院以某一疾病为中心,如帕金森病中心、癫痫中心,成立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神经放射等MDT多学科团队组成专门看某一类专病的单病中心,这样能给患者提供更快捷、更专业、更精准的治疗。
专访罗巍专访浙大二院罗巍:探索分子遗传学检测提升帕金森诊治水平
神外前沿:分子遗传学研究和检测在运动障碍病诊疗中的作用和意义在哪里呢?利用分子遗传学技术或手段能助力精准诊断吗?
罗巍:我们在运动障碍疾病的分子遗传学领域研究了20多年,这20多年来的积累也是我们团队的优势。
一般来说,对于晚发性的散发帕金森病患者,无需常规进行分子遗传学检测,但是对于一些“特殊”患者,比如家族里有多个帕金森病患者、起病年龄很早(50岁以前起病)、父母是近亲结婚等情况的患者,无论从诊断、鉴别诊断、病情预后,还是从指导药物治疗、手术适应证及效果判断等多个角度,基因检测都可能让这些患者获益。
在临床上某些疾病症状和帕金森病很像,但又不是帕金森病,比如多巴胺反应性肌张力障碍,有时候这些患者的症状与帕金森病症状相似,如果通过分子遗传学诊断清楚后,是不需要进行手术的,这种患者只要吃少剂量美多芭就可以维持很长时间。有些早发性帕金森病,比如PARK2基因突变导致的遗传性帕金森病,对药物反应比较敏感,虽然容易出现左旋多巴诱导的异动症,这些患者大部分都可以获得比较长期的较好的药物反应,当然,这部分患者手术治疗也有很好的效果。因此,基因检测对这部分患者诊断、药物和手术选择是有一定指导意义的。
当然,即使是对于一些典型的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基因检测也有可能让他们获益,这部分患者有些能够发现一些易感基因,有些高风险的易感基因能预测患者的运动症状、认知功能及其他非运动症状等程度及进展情况,也能够给临床医生药物治疗带来一定的指导。
神外前沿:请问,这种基因医院能做吗,还是需要找第三方机构协助检测呢?
罗巍:这个问题很好,我们团队有能力对患者进行基因检测,我们会给一些经济条件不好的患者免费做一部分检测,如对帕金森病常见的PARK2基因等;但是与帕金森病相关的基因有很多,而且有些基因有多种突变类型,有些甚至要做全基因组测序,费用昂贵,目前患者还是要寻求第三方机构检测。
神外前沿:目前肿瘤系统基因检测筛查已经非常规范了,比如胶质瘤检测都有大Panel和小Panel,其中IDH突变是必须要检测的,请问帕金森病基因突变检测的位点,有没有明确必须要检测哪几个呢?
罗巍:帕金森病情况相对比较复杂,目前还没有指南和规范明确基因检测。无论神经内科还是神经外科医生,真正非常了解帕金森病基因检测的还不多,这个也是我们要共同努力的地方。
一般来说,我们首先要对患者临床症状进行全面的分析,选择合适的病人去做检测,同时结合患者的遗传方式、基因的突变类型等因素去综合考虑如何进行基因检测。对于隐性遗传的帕金森病基因,我们要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