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劳损是导致肌筋膜炎的常见原因,治疗和

程少为简介 http://www.bdfyy999.com/zhuanjiatuandui/104395.html

肌筋膜炎是一种临床常见,而又常被忽略或误诊的痛症,肩颈腰部的肌肉、韧带、关节囊的急性或慢性的损伤、劳损等是本病的基本病因。肌筋膜炎好发于腰背部,因此又称“腰背肌损伤”、“腰背部纤维炎”、“腰背筋膜疼痛症候群”等。

其次好发于颈肩部及胸背部,是指肌肉和筋膜的无菌性炎症反应,若在急性期没有得到彻底的治疗而转入慢性;或者由于病人受到反复的劳损、风寒等不良刺激,可能反复出现持续或者间断的慢性肌肉疼痛、酸软无力等症状。

本病治疗以对症保守治疗为主,必要时手术。

肌筋膜炎最常见的疼痛部位

肌筋膜炎的病因

慢性劳损是最多见的原因之一。肌肉、筋膜受损后发生纤维化改变,使软组织处于高张力状态,从而出现微小的撕裂性损伤,最后又使纤维样组织增多、收缩,挤压局部的毛细血管和末稍神经出现疼痛。

潮湿、寒冷的气候环境为另一重要发病因素,湿冷可使肌肉血管收缩,缺血,水肿引起局部纤维浆液渗出,最终形成纤维织炎。

慢性感染、精神忧郁、睡眠障碍、甲状腺功能低下以及高尿酸血症等疾病也经常并发肌筋膜炎。

常见如下几个诱发因素:

(1)外伤史。部分患者有程度不等的外伤史。肌肉、筋膜受损伤后,未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彻底,留下隐患,迁延日久而致病。

(2)久坐久站。长期单一姿势工作者不少患者虽没有明显急性外伤史,但因长时间坐班少活动;或因工作姿势不良,长期处于单一的特定姿势;或因工作紧张,持续性负重,过度劳累等,迁延日久而致病。

(3)感受风寒湿邪,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影响肌肉筋膜的营养和代谢,迁延日久而致病。

(4)抵抗力低下或者发育畸形患者体弱,免疫功能不强;或是腰骶椎先天变异(畸形);或是脊柱退行性疾病(骨质增生)诱发。

肌筋膜炎的临床表现

1.症状表现

(1)固定压痛点:肌腱的附着点或肌腹上有固定疼痛区和压痛点。压痛点位置常固定在肌肉的起止点附近或两组不同方向的肌肉交接处,压痛点深部可摸到痛性硬结或痛性肌索。按压痛点可引发区域性的不按神经根感觉分布的分散痛。

(2)局部肌肉痛:慢性持续性酸胀痛或钝痛,疼痛呈紧束感或重物压迫感,最长见于腰、背、颈、肩部疼痛,骶、臀、腿、膝、足底、肘或腕等也均可发生。体检时发现局部肌肉紧张、痉挛、隆起、挛缩或僵硬。

颈胸腰背部肌筋膜炎常见的压痛点

(3)缺血性疼痛:.增加肌肉血流的治疗可使疼痛减轻,局部受凉或全身疲劳、天气变冷会诱发疼痛,深夜睡眠中会痛醒、晨起僵硬疼痛,活动后减轻但常在长时间工作后或傍晚时加重,当长时间不活动或活动过度甚至情绪不佳时也可疼痛加重。

(4)可能有局部或临近部位损伤史,女性发病多于男性。

(5)诊断筋膜炎还需排除局部占位性或破坏性病变。

目前研究认为:肌筋膜痛实际上的病变部位不在肌筋膜,而是在骨骼肌的运动终板部位,长期的肌筋膜痛会导致脊髓水平的易化改变,急性疼痛转变为慢性疼痛。

肌筋膜炎的分类

(1)腰背肌筋膜炎:急性期腰部疼痛剧烈,有烧灼感,腰部活动时症状加重,局部压痛显著,有时体温升高、血液检查可见白细胞增高。急性发作后,少数患者症状完全消退,多数会遗留疼痛,或相隔数月、数年再次发作。

慢性者表现为腰部酸痛,肌肉僵硬,有沉重感,晨起或天气变化及受凉后症状加重,稍加活动可缓解,劳累后又加重,腰部压痛广泛,多无局限性压痛,腰活动可正常,但活动时酸痛明显。

(2)臀肌筋膜炎:臀部酸痛不适,肌肉僵硬板滞,有重压感,有时皮下可扪及痛性硬结或痛性肌索。晨起或天气变化及受凉后症状加重,活动后则疼痛减轻,常反复发作。急性发作时,局部肌肉紧张、痉挛,活动受限。

腰背肌和臀肌筋膜炎疼痛部位

(3)肩背肌筋膜炎:颈、肩和背部疼痛僵硬,沉重感、活动不灵和肩臂酸胀及麻木等;阴雨、潮湿、风寒、劳累、扭伤等可使症状加重;患处肌肉僵硬、压之酸痛或触及索状物,揉压患处感到舒适、症状减轻。

(4)颈后肌筋膜炎: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工作,尤其是长期伏案,低头工作的工种,易患此病,一般仅限于颈后部不适。

主要症状:颈后部疼痛、酸胀、僵硬、沉重、压迫感、活动不灵,一般无神经症状,晨起加重,活动后减轻。病情严重可伴有头痛及肩背部麻木等。

(5)跖筋膜炎:多为长时间走路(如登山、徒步、逛街等)引起的足底慢性损伤。此外,鞋跟太硬造成对足跟压迫,常穿高跟鞋也会加重足底损伤。

单脚足跟疼痛最常见,也可以足弓或前足疼痛。晨起当脚刚接触地面、准备站起来的瞬间,疼痛非常剧烈,稍加活动可减轻,行走一段时间后又加重。

跖筋膜炎疼痛部位

三氧用于肌筋膜炎的治疗

1.痛点注射:选择压痛最明显部位操作,建议在B超引导下定位软组织激痛点(myofascialtriggerpoints,MRrPs)、肌筋膜病变部位等分层次进行穿刺。推荐注射浓度不超过30μg/m,容量1~5mL/部位,频率1~3次/周,疗程2~4周,每次治疗总量不超过30mL。

2.医用三氧大自血疗法:用抗氧化含有抗凝剂的特质专用血袋抽取患者自身静脉血液mL,然后应用智能型医用三氧仪器即时制取三氧含量20-40μg/mL的医用三氧混合气体约mL注入血袋,并用血液摇晃器慢慢摇匀5分钟,将三氧混合气体与血液充分混合后,通过原采血的静脉通道重新输回患者体内,整个过程约20~40分钟,一般7~15次为一疗程,含三氧浓度从低到高开始,至疗程中最高浓度时,再从高到低结束。

超声引导下三氧局部注射联合三氧大自血在肌筋膜疼痛综合症诊疗中的应用

摘要:超声引导下三氧局部注射联合三氧大自血在肌筋膜疼痛症治疗中有临床价值。利用MylabSIX+,探头频率6~18MHz及1~8MHz,联合使用高低频超声探头明确诊断浅表软组织肌筋膜疼痛40例,62个部位。治疗前后肌筋疼痛部位的超声图像变化、Visualanaloguescale(VAS)评分及临床综合状况评估治疗效果与临床应用价值。浅表软组织肌筋膜疼痛综合症因超声检查诊断并引导治疗定位精准,联合免疫三氧自体血回输提高整体机体免疫力及抗病能力,治疗效果显著,在疼痛医学、运动康复医学等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

关键词:肌筋膜疼痛症;超声引导;三氧治疗

肌筋膜炎的预防

1.注意安全,避免外伤。

2.注意气候变化,保暖,防止寒湿侵袭。

3.控制体重,硬板软垫床,工作台面高低要合适,长期伏案工作者,建议垫高电脑显示器,尽量平视或轻微仰视屏幕,或者将座椅适当降低。

4.不要长时间同一姿势,不要过于劳累,应劳逸结合,坐立1-2小时候建议起来走动一下,舒展一下筋骨。

5.体育锻炼前应先做热身运动,强度要循序渐进,减少足部冲击性活动。

6.在进行专业训练或强度较大运动时,要采取必要保护措施,如配戴护腰带、护腕、护肘、护膝、护踝、足弓护垫等。

安建雄团队三氧最新研究详细报道腰椎术后疼痛怎么办?选择射频和臭氧

髋关节三氧注射操作细则

想要开展三氧疗法的小伙伴,先点进来预习一下

医用三氧气浴治疗糖尿病足溃疡感染创面

让女性备受折磨,如何远离妇科炎症?

臭氧在疼痛治疗中的应用

三氧治疗肩周炎的临床应用《三氧医学中国行》第91讲(线上)成功举办!

三氧自体血回输疗法为什么要采血毫升?时间为什么推荐不少于5分钟?

三氧助力神经内科,辅助治疗多种临床疾病

以爱之名,守护健康

卡特三氧,生之向往

德国卡特三氧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inajianan.net/jbzd/98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