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一思辨何主任带你揭晓上周临床案例

上周问题解答

艾滋病患者发生继发性脑积水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隐球菌脑膜炎、弓形虫脑病、结核性脑膜炎等)有关,患者入院后继续氟康唑维持治疗隐球菌脑膜炎,继续抗弓形虫、ART及甘露醇对症治疗。完善相关检查后,请神经内科医生会诊,建议脑积水给予侧脑室引流。

院后诊治情况

年8医院住院治疗,诊断为“1.交通性脑积水;2.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阳性;3.肺部感染”。

行“右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手术后7天患者出现发热、头痛,脑脊液培养存在肺炎克雷伯氏菌肺炎亚种,给予抗感染治疗1周,体温正常,病情好转,在患者及家属强烈要求下出院。

患者目前情况

年9月13日至年10月24日患者因颅内感染第四次在我科住院,给予抗感染治疗,病情好转出院。

年9月14日头部CT:

1.双侧侧脑室及第三脑室扩张、积水伴周围间质性水肿,右侧脑室内可见引流管进入;

2.右侧基底段节区见低密度影,考虑:感染?腔梗灶?请结合MRI旧片;

3.左侧顶枕叶见斑片状低密度影,考虑:软化灶?

4.左侧额叶钙化灶。

年11月17日患者再次因“发热2天、呕吐1天”第五次住院。患者病情加重,脑室-腹腔(V-P)分流术后,腹部切口裂开,有脓性分泌物,分泌物培养为肺炎克雷伯氏菌肺炎亚种,诊断为V-P分流术后腹部切口感染。给予抗感染治疗,针对V-P分流管,请脑外科会诊。

脑积水的诊断和治疗

一、脑积水的定义

各种原因导致脑室系统内脑脊液不断增加,同时脑实质相应减少、脑室系统扩大,称脑积水,是颅内疾病较常见的并发症。

二、脑积水的病因

1.感染:隐球菌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弓形虫脑病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2.外伤;

3.脑血管畸形;

4.颅内占位;

5.脑出血。

三、脑积水的诊断

1.临床症状和体征:头痛、恶心、呕吐;智力减退,步行障碍,尿失禁;视乳水肿。

2.影像学检查:CT、MRI。

3.其他特殊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MRI的脑脊液动力学检查等。

4.脑室穿刺测压:高于正常人(小儿40~mmH2O,成人80~mmH2O)。

四、脑积水的分型

1.根据颅内压增高可分为:高压性脑积水、正压性脑积水。

2.根据脑脊液循环可分为:梗阻性脑积水、非梗阻性脑积水(交通性)。

3.根据临床发病时间长短可分为:急性脑积水(1周内)、亚急性脑积水(1月内);慢性脑积水(1月以上)。

4.根据部位可分为:脑室内积水、脑室外积水。

5.根据病理生理可分为:高压性、正压性、脑萎缩性脑积水。

五、脑积水的治疗

目的:预防或治疗因颅内压增高或脑实质结构的病理改变引起的神经功能损伤。

原则:解除病因和解决脑室扩大兼顾,综合考虑患者的个体因素,个体化治疗。

手术方式:

1.脑室-腹腔(V-P)分流术:适用于大多数类型的脑积水;

2.腰大池-腹腔(L-P)分流术:适用于交通性脑积水和正压性脑积水;

3.脑室-心房(V-A)分流术:常用于不适合做V-P分流者。

六、分流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分流手术发生率较高的并发症:

1.分流感染(颅内或腹腔感染,切口或分流管皮下通道感染);

2.分流管堵塞;

3.分流管断裂;

4.颅内或腹腔内分流管异位;

5.脑脊液引流过度或不足;

6.颅内出血;

7.癫痫。

处理:一旦感染,应先拔出分流管,再进行抗感染治疗。可行脑室外引流或腰穿持续引流,在有效控制感染后,重新做分流术。

总结与体会

1.艾滋病患者发生隐球菌脑膜脑炎、结核性脑膜炎、弓形虫脑病等常见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后可能导致继发脑积水。继发脑积水是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针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患者,在治疗和随访的过程中,注意头部CT或MRI的检查。

2.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艾滋病患者,脑积水在抗感染和抗HIV治疗有效的情况下也可能出现,临床医生需要高度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inajianan.net/jbzzd/129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