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院医院系统中

刘军连出诊的医院 http://m.39.net/news/a_9237350.html
要点摘录-医院神经外科主任金丹教授:

医院里很少有神经外科,我院神经外科是广东省中医脑病的重点学科,病区规模也是中山市最大的,目前累计开展立体定向手术接近两千例。

我们是中山市最早引进神经外科机器人并开展机器人辅助DBS手术的,医院系统的神经外科中可能也是率先开展的。

机器人辅助手术我们重点要开展难治性癫痫SEEG电极植入,帕金森病DBS手术,还包括普通的血肿穿刺、肿瘤的开放定向、活检等,医院建设。

专访答疑

学科建设

神外前沿:贵科室医院系统神经外科里也处于领先的位置吧,请您介绍下贵院和科室的基本概况?

金丹:医院医院系统里算规模较大的,目前有床位张。

医院里很少有神经外科,我院神经外科是广东省中医脑病的重点学科,有82张床位,其中神经重症床位20张,在中山市是规模最大的。

目前神经外科每年门诊量约人次,每年收治病人约例,手术量多人次,重症病人和脑出血病人各有多人次。

科室在职医生有12人,其中有2位硕士生导师、3位教授,我们是广州中医药医院。

科室分颅脑损伤及神经重症组、神经介入及脑血管病组、肿瘤及功能性神经外科组。目前在功能领域做得较好,功能主要包括立体定向、植物人促醒、帕金森病、难治性癫痫、颅神经疾病、神经功能重建等6个方向。目前累计开展立体定向手术接近两千例。

脑血管病是科室最大的专业组,包括介入和开颅两个方向。

神外前沿:您也谈到了科室重点发展脑血管专业,还有神经重症,肿瘤和功能,未来在这些亚专业上、在术式上有哪些打算呢?

金丹:第一,我们目前虽然有82张床位,但还是经常走廊加床,未来除了要加强医联体建设加快周转外,还计划要建立独立的神经重症病区,医院重点发展方向之一,这类病人比较多,我们必须要解决本地区的重症病人收治难的问题。

第二,我们要发展高精尖的业务,主要是两个方向,首先是肿瘤,医院口碑,目前增长势头很好;其次是功能,我们要保持本地区领先的位置,未来,我们在功能方面会推进更多的亚专业发展。

第三,我们在血管病领域也做了很多工作,比如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在中山市是率先开展起来的,下一步我们还要做好脑血管搭桥术,还有介入,目前介入治疗量每年多人次,也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

神外前沿:目前烟雾病、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开始往缺血性脑血管病方面发展吗?

金丹:出血和缺血性两方面都要开展起来。现在脑动脉瘤手术,一年开颅手术有二三十例,介入治疗大约例,未来应该有较大的上升空间,我们预计脑血管病一年能够做到—例。

2例机器人辅助DBS手术

神外前沿:DBS手术对定位要求最高,也是最考验机器人精准度的。我们了解到最近您做的两例机器人辅助DBS手术,效果非常好。请您简单介绍下这两例手术情况?其难点在哪里?

金丹:第一个病例是帕金森病,选择做丘脑底核(STN)DBS手术;第二个病例是扭转痉挛,选择做苍白球内侧部(GPi)DBS手术。

这两个病例有个共同的难点在术前磁共振扫描,磁共振定位顺利的情况下需要20-30分钟,但是第一例帕金森病人震颤很厉害,第二例病人扭转很厉害,这两病人躺二、三十分钟完全不动,做磁共振扫描,都非常困难。

所以,术前扫描要做足准备,否则定位就无法进行。这两例病人我们都用了持续镇静药,如果病人术中有晃动,做出来的图像质量差,就会影响手术精度。

神外前沿:这两例DBS手术中,您用机器人之前做了哪些准备工作?比如在注册上,在病例选择上您有什么考虑呢?

金丹:我们每年做10例左右头架下DBS手术,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机器人辅助DBS手术刚刚开展。

机器人辅助DBS手术和常规头架DBS手术有很多不同之处,框架下DBS手术先要带好头架,术中需要人工反复核对靶点;而机器人辅助手术,则用骨钉注册就可以了,病人的恐惧心理会减轻很多,而且后面可以反复进行靶点校准和验证,这对手术是很大的保障。

其实,不管是框架还是机器人辅助DBS手术,关键在于软件系统,强大的软件系统能够支持我们把DBS手术做得更精更好。

神外前沿:您说到的软件系统,据我们了解,在DBS手术中有些核团在影像上肉眼不容易看清楚,针对这种情况,您是怎么处理和定位的呢?

金丹:关于靶点定位,二十年前我是用脑室造影,X线定位,随后发展到单纯CT定位、磁共振定位,十年前开始用CT-MRI融合定位,定位精度肯定是越来越精准的。

第一,靶点精准。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的进步,可以把以前看不见的靶点通过3TMRI或者图谱融合显示出来,特定参照物如视束、红核等也能够让靶点更加精准,还有就是术中的微电极电生理定位或者术中唤醒下的电生理测试。

第二,路径精准。以前做DBS手术,凭自己的经验,如眉心以上多少再旁开多少,大概穿刺进去就可以;现在要求每一层穿刺针道走在哪里,必须清清楚楚,不能掉到脑沟里,这样会减少脑出血发生的概率,使手术变得更加安全。

神外前沿:您谈到了之前一直用神经导航的软件,确实很多功能神经外科也在用,您使用睿米机器人软件和之前使用导航的软件有哪些区别或感受?

金丹:其实我已经用了十几年的博医来软件系统,比较熟练;睿米机器人的软件做得非常好,运行起来确实非常方便,我给他们点个赞。

神外前沿:这个软件能够把一些核团或者病灶进行三维重建,这个功能您是否在用或用在哪些地方呢?

金丹:我们在很多情况下会用这些功能,如在肿瘤的开放定向等方面用处比较大,

在DBS手术中三维重建用处可能不大;DBS手术其他的功能效果比较好,尤其是图像融合、路径规划、靶区勾画、自动分割等对定位有很大帮助。

神外前沿:路径规划,您谈到好几次,主要是避开血管、神经,还是避开脑室等考虑呢?

金丹:在穿刺路径上,一定要做到最安全,尤其是要避开脑沟、脑室,不要掉到脑沟脑室里,同时不能跨越重要的功能区。

熟悉并拓展更多机器人辅助手术

神外前沿:用机器人辅助手术时,您用了几例之后,感觉效率上有没有提升呢?

金丹:学习一门新的技术,一定会有个探索的过程,就像刚开始用立体定向仪,经历从不熟练到熟练,从比较慢到快速完成这样一个过程。我相信,机器人使用也会有这样的过程,只要熟练了,就能节省时间。

我们刚开始做机器人辅助下DBS,对机器人的机械部分相对陌生,后面按常规植入电极就比较简单。熟练之后,在机器的准备以及注册、验证的过程上会减少时间。这两例机器人辅助DBS手术病例,主要前期的准备工作花费较多时间,但是一旦准备工作做好了,后面的工作会非常快。

神外前沿:贵院在帕金森病上有哪些特色和优势呢?

金丹:我院神经内科有专门的帕金森病门诊,我们自已也有功能神经外科门诊,有大量的病人;适合做DBS手术的帕金森患者,是从门诊或者神经内科筛选过来,评估完后,到我们科来做手术。

我院还是国家康复医学重点专科,在针灸、中医中药方面能够给帕金森病人起到很大的缓解作用,包括帕金森伴随症状的中医康复治疗等。

神外前沿:患者做完DBS手术之后,中医还参与后期对病人的调理吗?

金丹:一般分两种情况,第一,患者自认为恢复得很满意,甚至不愿意吃中药的,就指导患者按照常规疗法进行康复练习,我们每周都会推送相关健康宣教知识;第二,更多的推荐病人进行中医的康复治疗,毕竟帕金森病后期康复治疗很重要,部分病人再回到帕金森病门诊,进行后期的康复训练,能够获得更好的效果。

医院建设

神外前沿:据了解,您做了两台DBS手术,效果不错,下一步在机器人应用上您有什么计划呢?

金丹:机器人辅助手术肯定要长期做下去,因为医院建设很重要的一个方向就是机器人手术,我们功能神经外科重点要开展难治性癫痫SEEG电极植入,帕金森病DBS手术,还包括普通的血肿穿刺、肿瘤的开放定向、活检等,这些都会运用到机器人技术。

神外前沿:您刚才谈到机器人对贵院医院建设上有帮助,具体帮助体现在哪里呢?

金丹:医院两三年前开始推进医院建设。我们和神经内科合作的脑血管病防治一体化项目是我院申报医院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

像脑血管病的早期微创手术、后期功能康复、植物人昏迷促醒、继发性癫痫等都可以用到机器人技术。

病例分享(视频讲解+精彩课件)视频讲解课件分享受访专家简介

金丹,医院(广州中医院)神经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中国老年医学会脑血管病分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常委;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神经损伤与修复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脑病防治学会精准诊疗与修复分会常委;广东省脑病防治学会脑积水分会常委。熟练掌握显微外科、立体定向、神经内镜、神经电生理技术。擅长各种立体定向手术、脑功能区肿瘤开放定向术、帕金森病DBS手术、植物人促醒SCS手术、颅神经疾病MVD手术及PBC手术、难治性癫痫术前评估及癫痫外科手术;各种复杂颅底肿瘤切除术;颅内动脉瘤手术、缺血性脑血管病CEA手术及血管搭桥手术等。工作以来,获省级科技进步奖1项,地市级科技进步奖7项。

睿米特约

睿米特约

《睿米特约》由国内领先的医疗机器人机构Remebot与神外前沿新媒体共同采写制作,报道本领域最新前沿进展,欢迎业界专家供稿与支持;转载需注明出处并保障文章的完整性,联系邮箱shenwaiqianyan

qq.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inajianan.net/jbzd/131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