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首先确认是否属于高危儿
高危儿:
指需要入住新生儿科的新生儿
–出生时窒息
–羊水II°~III°浑浊
–早产(胎龄<36周),过期产(胎龄>42周)
–出生体重<g;或>g(巨大儿)
–母亲孕期患病
–出生后曾出现明显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症状者
–出生后曾出现神经系统症状者
–出生后曾出现严重消化系统症状
–出生后曾出现严重泌尿系统症状
–出生后曾出现明显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及内分泌紊乱,如脱水、低钙血症、高钾血症、酸中毒、低糖血症或高糖血症等
–疑代谢性或遗传性疾病等
–或疑颅内出血,或出血倾向难以纠正(如皮肤、脐带与针眼出血等)者
–重度黄疸,尤其是怀疑核黄疸者
–诊断宫内感染、和败血症或脑膜炎者
–脑积水,包括外周性脑积水
2、高危因素母亲因素–孕母年龄40岁或16岁
–孕母:?糖尿病?感染?慢性心肺疾病?吸烟、吸毒?酗酒
–母亲为Rh阴性血型
–过去有死胎、死产或性传播疾病史
胎儿期–孕母:早期先兆流产、妊高征、贫血,孕期感染,接触放射线、有害化学物质或药物
–胎儿:宫内窘迫、宫内发育迟缓,
–胎盘:发育不良、前置胎盘、早剥、
–脐带异常:过短、扭曲成麻花状等
–羊水:量过少、早破、污染等
分娩期–产时窒息,新生儿窒息
–脐带绕颈
–难产、手术产、急产、产程延长
–分娩过程中使用镇静或止痛药物史
–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
–过期产儿
新生儿期–多胎儿
–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小于胎龄儿、巨大儿
–先天性畸形
–颅内出血、新生儿黄疸、新生儿肺炎、感染性疾病、寒冷损伤等。缺氧缺血性脑病,低血糖脑损伤
–行为评定异常者等
婴儿期–颅内感染
–颅内出血
–反复或长期感染
–出现危险信号
3、高危儿诊断
具有一种或一种以上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均为高危儿
4、强调早期干预三大原则
预防性早期干预原则–出生后不久或病情稳定后即开始
–针对高危因素进行有目的的预防干预训练
个体化原则,分级干预原则–异常专项训练
–系统的康复训练
–目标导向的强化干预
以家庭为中心的干预原则5、早期干预END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